首页 >> 活动报告 >> 活动报告 >> 正文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纪要
来源:中国动物学会原生物分会 时间:2012/1/5 11:53:08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13日到17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70名,其中教授、研究员3名,副教授、副研究员22名,讲师、助研38名,女代表占代总数14%。代表来自全国23所高等院校,16个研究所和三个基层单位。出席这次会议的还有10名列席代表。中国动物学会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黑龙江省科协、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领导同志非常关心和支持这次会议,张洪恩主席、徐同林校长、齐亮祖副校长、李集临主任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祝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胡鸿钧同志自始至终参加并指导这次会议。
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要议程有:
一、学会秘书长沈韫芬同志作学会两年的工作报告。
二、由江静波教授、沈韫芬副研究员及庞延斌同志作专题学术报告。由黑龙江省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保国、哈尔滨师范大学史新柏副教授作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传达报告。
三、学术讨论交流
在学会挂靠单位水生所的资助下,编辑出版了《中国原生动物学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列入汇编的论文摘要有105篇,由代表带来的论文或论摘要11篇,合计116篇,其中有专题报告3篇,原生动物细胞学22篇,寄生原生动物学48篇,原生动物系统分类学19篇,原生动物生态学24篇。除没有到会的作者外,这些论文都在会上进行了交流。
与会代表认为:这次学术讨论会的论文质量比较高,原生动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上海华东师大张作人教授与庞延斌等同志的“急纤虫无性生殖周期中核器和纤毛器的演化”,“Keronopsis rubra的形态学、形态发生和生理改组过程的研究”;北京大学陈阅增教授与曹同庚等同志的“上海四膜虫SI接合膜的超微结构、配子核交换的电子显微镜观察、有性生殖时小核DNA复制的电镜自显影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史新柏副教授的“棘尾虫接合生殖期间核对形态发生的影响”等论文报告受到代表们的高度评价,而且也得到国际学术界好评。在国际交流中,一些外国专家对史新柏改进的黑色素染色技术,庞延斌改进的蛋白银染色方法很感兴趣,并要求索取这方面的资料。
中山大学江静波教授从事疟原虫研究数十年,是国内外知名的疟原虫专家。他所作的“人疟原虫感染猕猴类的研究”论文,得到与会代表的称赞。军事医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严共华同志对泊氏疟原虫各个发育时期和入侵红细胞的观察工作比较出色,拍摄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电镜图片,这对有关研究工作和数学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副研究员李靖炎等作了涡鞭毛虫细胞核DNA含量的细胞光度测量,这是探讨生物进化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在原生动物分类研究方面,发现了粘孢子虫、安永七囊虫、鞭毛虫、吸管虫、梨形四膜虫及锥虫等的新种。
这次学术讨论会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涉及面较广。中山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贵阳医学院的同志对弓形虫的虫株、虫体保存、弓形虫病流行病学以及该病的抗原测定免疫学检测等各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研究我国弓形虫病打下了良好基础,为防治此病保护人民健康作出了贡献。
放射虫、有孔虫、辐骨虫等是鉴别地质年代和钻探石油的重要指示生物,目前被许多生产部门所重视。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所谭智源副研究员以及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同志在讨论会上交流了他们的工作。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沈韫芬在会上作了“用原生动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监测污染压迫”的专题报告,她把国外的PFU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运用于污水监测。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今年上半年在水生所举办了全国性的学习班。目前在国内已有几个单位应用于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与会代表强调,我们应该全面理解当前党的科研政策,“在着重发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同时,加强基础研究,使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靠的指导力量和后备力量”。目前,我国仅有几所高等院校开展原生动物细胞学、遗传学的研究工作等,对于这项理论性很强的基础研究,上级有关部门应该支持和加强他们的工作,这对原生动物学学科的发展,指导原生动物学在国民经济上的应用以及为科技队伍提供后备力量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会议认为,开发学会智力资源,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很重要。当务之急应该组织力量,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理事会作出决定,由山东师范大学张汉光同志负责,以师范院校的会员为骨干,编写原生动物科普读物,向社会进行宣传。
二年来,共吸收新会员30名。新老会员总计149名。
理事会决定,由上海华东师大负责筹备1985年召开的“中国原生动物学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1986年将在上海召开由上海华东师大和中国原生动物学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亚洲纤毛虫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会议”。希望全体会员努力工作,有较高水平的论文参加上述两次会议。对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和水生所给予本届讨论会的支持,理事会表示衷心地感谢。
本纪要于1983年8月17日下午经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全体会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