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报告 >> 活动报告 >> 正文
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会议纪要
来源:中国动物学会原生物分会 时间:2012/1/5 13:49:47
(2003年10月11日通过)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于2003年10月8-15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82人,分别来自10个省市,25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代表中院士1人,教授、研究员2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5人。
大会开幕式由学会副理事长汪建国研究员主持。郑守仪院士,四川大学副校长鲍朗教授,华西医学中心胡孝素教授,华西医学中心党委书记廖志钢教授和凤凰光学公司杜景仁总经理出席了开幕式。学会理事长余育和研究员致开幕词并宣读中国动物学会贺词,鲍朗教授代表四川大学向大会致欢迎词,学会副理事长,李明教授介绍了第十二届国际原生动物学大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杜景仁总经理向大会致贺词。
本次会议共收到稿件98篇。会前编辑出版了《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其中专稿3篇;论文摘要94篇(原生动物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27篇,原生动物分类学和生态学35篇,寄生原生动物学32篇;综述1篇。汇编后还附部分会员所发表的原生动物学论文目录。
在学术报告会上,郑守仪院士、宋微波教授以及缪炜博士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介绍和展望了目前我国在国际原生动物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有孔虫研究、纤毛虫细胞发生学研究和原生动物生态毒理学研究。另外侯连生,陈季武,倪兵,孙国娜,李莉,陈晶,齐桂兰,李明,刘星吟,柴宝峰,商慧敏,文建凡,董玖红,孙桂玲,张文静,张彦帅,龚骏,林启美,谭晓丽,黄建荣,黄绍松,余力,周可新,伦照荣,张雷,王涛,陈文列,黄兵,韩红玉,何德,赵元莙,伍忠銮,吴焜等33位先生先后报告了他们在原生动物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分类学、生态学及寄生原生动物学等领域中的研究成果。
这次学术讨论会学术气氛十分浓厚,高质量报告之多,讨论之热烈为近几届会议之最,突现出近两年来我国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勃勃生机。在新技术的渗透和多学科交叉的带动下,原有优势领域得以不断深入,纤毛虫大小核功能、真核生物起源、原虫蛋白组研究和土壤原生动物功能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也正全面而有序地开展;这次会议的另一大特点是年轻学人为主要参与者,他们不但提交了所从事方向的高水平报告,也对他人的研究方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致使会议讨论气氛极其活跃,预示着我国原生动物学灿烂的未来。
会议期间召开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与会理事讨论了2005年国际原生动物学大会的组织委员会、科学委员会的人员组成,会议日程和专题设置等内容,以提交即将召开的国际原生动物学大会国际理事会议审议;鉴于2005年时逢学会第7次代表大会和第6次亚洲纤毛虫生物学会议,为保证各会议的顺利开展和圆满成功,理事会商讨后决定将学会代表大会与国际原生动物学大会合并, 于2005年7月在广州召开,亚洲纤毛虫生物学会议则延迟至2006年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承办。
最后,全体代表一致认为,由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理事和会员组成的大会会务组为大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仅保证了学术讨论会的顺利进行,而且丰富了会议期间的生活,对此致以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