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报告 >> 活动报告 >> 正文
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国际原生动物学大会会议纪要
来源:中国动物学会原生物分会 时间:2012/1/5 13:50:32
(2005年7月15日通过)
七月的广州,中国原生动物学工作者迎来了自学会成立以来最为隆重的一次学术盛会,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国际原生动物学大会于2005年7月10-15日在南方医科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隆重召开。大会由国际原生动物学大会理事会委托我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具体承办。来自25个国际和地区的24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其中国外代表160余人,遍及5大洲;国内代表共计77人,其中院士2名,教授研究员31名,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4人,学生代表近40余名。
在大会欢迎酒会上,中国原生动物学会理事长余育和研究员代表学会和中国同行致辞,热烈欢迎国际友人的到来。大会开幕式由学会理事陈晓光教授主持,广州市林元和常务副市长,广州省科协汤世华副主席,广州市科协黄敏副主席南方医科大学王省良副校长出席了大会开幕式。林元和常务副市长,王省良副校长以及本次大会主席、学会副理事长李明教授分别代表广州市委市政府,南方医科大学及学会向与会的中外专家致欢迎词。
大会围绕 “原生动物与环境和健康” 这一主题,邀请到6位国际上知名的原生动物学家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与此同时,为方便各个领域的专家更方便有效的交流,在会议筹备期间,广泛的征求各位国际理事及国内理事意见,大会又分了一般细胞生物学、遗传与生化、系统发育与进化、寄生原生动物、生态学等5个子专题进行了专题报告。大会共收到国内外论文摘要数共342篇,其中来自我国的原生动物学工作者的近百余篇。他们或以口头报告,或以墙报、或以摘要的方式向大会报告了自己在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得到了与会国外代表的高度评价。会前,大会组织者编印了精美的大会的目录,方便了以会代表在主题报告后便捷的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报告会。无论是主题报告还是专题报告,始终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气氛,代表们准备认真,报告精彩。在会上,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加强了跨领域之间的联系,因讨论激烈导致时间拖延而被专题报告主席为使后面的报告顺利进行而打断的场面不时出现,充分说明了以会代表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国际原生动物学同仁之间的交流机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青年代表,很多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国际大会,在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敢于大胆发问,并积极主动向外国专家请教、讨论相关问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在读博士生杨军同学还因其在有壳肉足虫方面的出色工作成为大会评出的5名“the best oral presentations and poster for young scientists”之一,充分体现了我国年轻一代原生动物学工作者正在迅速成长和茁起,预示了我国原生动物学研究的美好未来。
7月12日召开了国际原生动物学大会理事会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巴西和加拿各增加1位国际理事,目前我国的3位国际理事是余育和研究员,李明教授和宋微波教授;投票选出了下一届的大会主办国为巴西。
大会期间还召开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由理事长余育和研究员主持,中国动物学会秘书长魏辅文研究员代表总会对我会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在肯定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的同时,对我会的未来建设发展提出了期望。之后代表们听取审议了缪炜秘书长代表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中国原生动物学会学会章程”修改案。 最后,汪建国副理事长主持了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七届理事会的选举,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陈健平、陈文列、陈晓光、高崇明、高兴政、顾福康、黄兵、李明、梁爱华、林启美、卢思奇、缪炜、宁应之、潘卫庆、丘子健、宋微波、汪建国、文建凡、徐润林、许木启、余新炳、余育和、张龙现、张西臣和赵元莙等25位理事。庞延斌先生退出了学会的领导机构,全体代表对他为中国原生动物学和中国原生动物学学会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
在七届一次理事会上,一致推举余育和为理事长,汪建国、李明、宋微波和顾福康为副理事长,缪炜任秘书长。
我会第一次组织这样的国际性大会,学会许多人付出了辛勤的工作。沈韫芬院士从争取本次大会的主办权到大会的最终成功召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会议召开期间虽因身体欠佳未能莅临大会,但始终牵挂着大会;余育和理事长及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始终关注和参与了大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尤其南方医科大学在本次会议主席李明教授的领导下,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确保了大会的圆满成功,不仅为我会赢得了国际声誉,而且大大提升了我国原生动物学研究在国际原生动物界的地位,在此,代表们对他们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