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动态 >> 研究动态 >> 正文
学会理事伦照荣教授在《PNAS》发表文章解析非编码RNA
来源:中国动物学会原生物分会 时间:2012/1/6 8:46:00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理事伦照荣教授(中山大学)等与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著名进化学者、前总统科学顾问、美国科学院院士F. Ayala教授展开合作,在非洲锥虫非编码RNA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Pseudogene-derived small interference RNAs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in African Trypanosoma brucei发表在《PNAS》(http://www.pnas.org/content/108/20/8345.full)。
由非洲布氏锥虫及其亚种感染引起的人畜锥虫病(即人的“非洲睡眠病”和动物的“纳加那病”),不但严重危害人的健康,而且在流行区对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近年我国与非洲锥虫流行国的人员交往及商品贸易日益增加,带虫感染的人或动物进入我国的可能性将不可避免。因此,深入研究非洲锥虫的分化发育、致病机理及免疫逃逸等重大生物学问题对我国制定相关的防控措施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大规模的深度测序与生物信息学以及相关的基因功能分析技术,证实源于非洲的布氏锥虫假基因产生的siRNA在锥虫的发育分化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首次用实验方法证实非洲锥虫这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假基因来源的siRNA在非洲锥虫生活史不同时期调控功能的发现,对深入研究假基因生物学功能及其起源进化提供了新的线索。该成果的发表表明我国原生动物学在人畜共患病原体的非编码RNA调控功能研究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